辨義拼音漢文宣言
七、各國語言都存在同音異義詞,為了區别它們,作為記錄語言的文字就必須作出各種特殊安排
漢語是世界上詞匯量最豐富,表意最確切,構詞最方便,而使用人數又最多的語言之一。但是作為漢語的記錄符號──方塊漢字,則字數衆多,結構複雜,又不能正確表音,使人難學難記難用,因此百餘年來就有許多志士仁人,為漢文的拼音化而付出過畢生精力。
電腦的出現為方塊漢字的機械化操作排除了障礙,但方塊漢字的機械化操作仍不像英文、法文等拼音化文字那樣輕鬆,而必須死記硬背一些方塊漢字的輸入編碼,像五筆字形輸入法, 輸入速度最快,但學起來也最難,使不少人望而生畏,至於拼音輸入法,對原已懂得拼音的人學起來是比較容易,但用起來則為了在衆多的同音異義字中選擇自己所需要的字而感到非常不便,雖然當前較好的拼音輸入法也已有多種,但都無法從根本上改變這種狀况,特别是當需要一個個輸入較少使用的人名、地名、單位名及古詩詞、古文章的方塊漢字時尤其如此,而對原來不懂拼音,或拼音不準的人則用起來就比較困難。因此為了盡快實現祖國的四個現代化,為了使學生們在語文學習上能少化點精力,為了普通話在全國能更快地推廣,為了使電腦能更廣泛地用於生產生活等各個領域,漢文的拼音化仍是一項當務之急。
另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是方塊漢字不能用來編寫電腦軟件,中國人要編制國產軟件,都必須使用英文來編寫,方塊漢字也只有在英文編寫的電腦操作系統里加進方塊漢字的字庫後才能在電腦里和手機里顯示出和打出方塊漢字,所以方塊漢字已成為離開了英文就無法實現現代化操作的二等文字,這與不需要依靠英文的法文、德文、意大利文等世界上的主要文字比起來已矮了一截,這與我們有五千年文明的中華民族是很不相稱的,為了使漢字能成為不需要依賴英文就能獨立自主地進行現代化操作的文字,則必須創建拉丁化拼音體漢字,而且這樣的文字已經創建成功,只等政府採用。
方塊漢字的改革從1892年廬贛章發表《切音新字》至今已100餘年,這中間經歷過《注音字母》、《國語羅馬字拼音》《北方拉丁化新文字》、《 漢語拼音方案》等一系列重大的改革過程,但都因無法解决漢語中大量存在的同音異義字問題而被迫停留在注音階段。
我
於1949年暑假參加了《北方拉丁化新文字》學習班後,就對文字改革產生了興趣,以後不管是在學校上學的過程中,或畢業後走上工作崗位以後,經常利用業餘時間研究漢文的拼音化問題。我在學習英語、俄語、醫學拉丁語的過程中,曾希望找到解决同音異義字的辦法,但均未如願。我在方塊漢字裏形聲字的構字形式的啟發下,想到在每個拼音字的後面加上不發音的輔音字母來區别同音異義字的方法,並設想了一個粗略的改革方案,於1965年4月寄到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但未被採納。1978年在學習法語時,發現法語中的一些同音異義詞是通過在詞尾加上不發音的字母來給以區别的。例如:ver[
]蟲、verre〔
〕玻璃、vers〔
〕
詩、vert〔
〕
緑色,這四個單詞的主體部分都是ver,讀音也都是〔
〕,而不加任何字母的ver表示蟲,在ver後加上re的表示玻璃,在ver後加上s的表示詩,在ver後加上t的表示緑色;再如foi〔fwa〕誠意、foie〔fwa〕肝、fois〔fwa〕次,這三個單詞的主體部分都是foi,讀音也都是〔fwa〕,而不加任何字母的foi表示誠意,在foi後加上e的表示肝,在foi後加上s的表示次。這些法語單詞的組成形式堅定了我利用不發音的輔音字母來區别同音異義字的信心。
在1978年以後,通過二十餘年的反復探索,我終於利用偏旁讀音的聲母,詞類名的聲母,以及表出詞義等辦法設立了72個基本辨義字母,並通過使用這些辨義字母,及由它們組成的復合辨義字母創建了現代漢語中要用到的7133個常用辨義拼音漢字,以及使用古文時要用到的8081個備用辨義拼音漢字,總共創建了字形各不相同的辨義拼音漢字15214個,它們對應着20765個字形各不相同的方塊漢字。有些方塊漢字,一字多音多義,這種字一個方塊漢字要對應多個辨義拼音漢字;有些方塊漢字則字形多變,有簡體、繁體、異體等區分,但讀音相同,字義相同,這種字則要多個方塊漢字對應一個辨義拼音漢字。在常用辨義拼音漢字中,最常用的字有2708個,次常用的字有1016個共3723個,只要掌握了這些常用字就能認識數萬、數十萬、以至上百萬現代生活中會遇到的各種常用詞匯。若能掌握更多的辨義拼音漢字,則能轉寫唐宋以來各種文體的文章,不會有任何詞義混淆。漢語中同音異義詞多, 又無法區别的難題終於得到了徹底解决。
辨義拼音漢字主要為現代的活動服務,所以現代漢語中要用到的7133个常用辨義拼音漢字基本上是一個拼音漢字對應一個方塊漢字(同一個字的簡體、繁體、異體合起來算一個字,不能成單音詞的純音節字有些是數個字對應一個辨義拼音漢字)。在使用古文時要用到的8081個備用辨義拼音漢字,主要作輸入碼用,以便在電腦裏能方便地打出對應的方塊漢字,在今後用拼音漢字書寫的文章裏極少會用到它們,所以有些備用字一個要對應數個方塊漢字。實行拼音化以前的所有文字資料仍應以方塊漢字的形式存在,只有那些對當前的活動仍有指導或參考價值的資料轉寫成拼音漢文就行了。
《漢語拼音方案》是在轟轟烈烈的漢語拼音化運動中,集中了衆多文字專家及羣衆的智慧而形成的結晶。但由於在 這個過程中也未能解决區别同音異義字問題,加上《漢語拼音方案》的複合韵母是音素化組合,使許多音節字母數過多,不利於創建可通行的文字。
我創建的《辨義拼音漢文方案》是在繼承和發展了方塊漢字的構字和組詞原則,並吸收了英文、法文等拼音化文字中可採用的成分,而在《漢語拼音方案》的基礎上,通過簡化和精化而成的,因此保留了《 漢語拼音方案》中一切有用的成果。
《
辨義拼音漢文方案》與《漢語拼音方案》的不同點,除《辨義拼音漢文方案》能明確區别大量同音異義字外,其他的不同點主要集中在w、y、
、u、i、v 6個字母的應用及
15個由三個以上字母組成的韵母的簡化上。通過這兩個方面的改變,使得二十六個拉丁字母個個都起到了充分的作用,使所有拉丁字母的發音都符合於漢語的特色,使所有複合韵母都只由兩個拉丁字母組成,使每個拉丁字母都成為一個可以靈活使用的辨義拼音漢字,每個元音就是一個正體單音詞,每个輔音(除v
w)就是一個省略體單音詞,因此學會了字母表、聲母表、韵母表就學會了55個單詞。
w在《辨義拼音漢文方案》裏不發音,作隔音字母用,代替了《漢語拼音方案》中的隔音符號(’)。
y發〔y〕音,代替了《漢語拼音方案》中的yu和
。
u在任何場合均發〔u〕音,不再像《漢語拼音方案》那樣有時又要代替
。
當由u作為單韵母或與其他字母組成複合韵母,而前面没有聲母時,已不像《
漢語拼音方案》那樣要用w放在u的前面或用w代替u。
i作為單韵母或與其他字母組成複合韵母,而前面没有聲母時,不再像《漢語拼音方案》那樣要用y放在i的前面或用y代替i。
v除用于拼寫外來語、少數民族語與方言外,又作為韵母的組成部分。
由三個以上字母組成的韵母,一律簡化為二個字母組成。
Yang和iang簡化成iy
wang和uang簡化成uy
yong和iong簡化成yv
weng和ueng簡化成uv
yuan和üan簡化成yy。
yan和ian簡化成ii。
yao和iao簡化成io。
wai和uai簡化成ue。
wan和uan簡化成uu。
yue和üe簡化成ye。
yun和ün簡化成yn。
ing簡化成iv
ang簡化成av
ong簡化成ov
eng簡化成ev
iu ,ui ,un三個複合韵母任何場合均這樣寫,不再像《漢語拼音方案》那樣iu有時又要寫成you和iou:ui有時又要寫成wei和uei:un有時又要寫成wen和uen。
在上面這些複合韵母的組成中有些仍按音素化組合;有些則是對原音素化複合韵母的省略,例如io就是iao中省去a;有些是在原《 漢語拼音方案》中就已採用過的省略体,例如iu , ui , un;有些是非音素化的組合,而必須改變後一個字母的原有讀音,這是為了縮短韵母長度,在不會使韵母間的讀音發生混淆的前提下作出的簡化,這種組合方式是從法文與英文中某些複合元音的組合上得到啟發後創建的,例如在法文中有個複合元音oi,它並不像其他的複合元音那樣按原音讀成〔oi〕而讀成〔wa〕。
在英文與法文裏都有用輔音n、g參與複合元音的組成,在《辨義拼音漢文方案》裏則用輔音n、v參與複合韵母的組成,用v代替ng,這樣一來既縮短了韵母的長度,又可使辨義拼音漢文與英文、法文等拉丁化文字有個明顯的區别。
漢文在實現拼音化過程中,為什麽不採用一套具有中國特色的拼音字母?而採用了拉丁字母呢?這是因為拉丁字母是目前世界上使用最廣泛、字形最簡潔明瞭的緣故,採用拉丁字母後,又能現成地採用國外已廣泛使用的各種先進的文字設備,更便於使中文與目前世界上所有以拉丁字母作為書寫符號的文字互相交流。
有的人認為,拼音漢文應標注聲調,但辨義拼音漢文卻不標聲調,因為同一個字各地發音可以基本相同,但聲調的差異卻很大,即使同一個地區,同一個字在句子中位子的不同,或句子語氣的不同,也會出現差異,故一個字的聲調其實是無法固定的,再則,象方塊漢字不是没有帶聲調 符號嗎,但只要通過學習,不是都能正確地讀出各種聲調來嗎。再象英文與法文,他们都有重音、次重音和輕音等聲音變化,但在正文裏從不標出来,只在詞典裏或課文的生詞表的發音部分才有標注。
那麽漢文在實現拼音化的過程中,又為什麽不完全採用英文或法文那樣的讀法和拼法而自成一套呢?這是因為我們採用拉丁字母只是採用它的字形,其實同一個拉丁字母,在古典拉丁語,及現代英語與現代法語中,也存在不同的字母名稱與字母發音及拼讀 規則,至於同拉丁語毫無瓜葛的漢語中,各拉丁字母的名稱與發音及拼法,當然更可以根據漢語的需要而定了。現把拉丁字母在各國語文中的發音與名稱,用《國際音標》注音列表如下以供比較
(用國際音標注音)
拉丁字母 |
名稱 |
發音 |
||||||
拉丁文 |
英文 |
法文 |
漢文 |
拉丁文 |
英文 |
法文 |
漢文 |
|
A |
|
|
|
|
|
|
|
|
B |
|
|
|
po |
|
|
|
|
C |
|
|
|
|
|
|
|
|
D |
de |
|
de |
|
d |
d |
d |
t |
E |
e |
|
|
|
e |
|
|
|
F |
ef |
ef |
|
fo |
f |
f |
f |
f |
G |
|
|
|
|
|
|
|
k |
H |
|
|
|
|
h |
h |
不发音 |
x |
I |
|
ai |
i |
i |
|
ai . i |
j . i |
i |
J |
iot |
|
|
|
j |
|
|
|
K |
|
kei |
|
|
k |
k |
k |
|
L |
el |
el |
|
|
l |
l |
l |
l |
M |
em |
em |
|
mo |
m |
m |
m |
m |
N |
en |
en |
|
|
n |
n |
n |
n |
O |
o |
ou |
o |
o |
o |
|
|
o |
P |
pe |
|
pe |
|
p |
p |
p |
|
Q |
|
|
ky |
|
k |
k |
k |
|
R |
er |
|
|
|
r |
r |
r |
|
S |
es |
es |
|
|
s |
s . z |
s . z |
s |
T |
te |
|
te |
|
t |
t |
t |
|
U |
|
|
y |
u |
|
|
|
u |
V |
ve |
|
ve |
vi |
v |
v |
v |
v |
W |
|
|
|
ua |
v |
w |
v . w |
隔音字母 |
X |
iks |
eks |
iks |
|
ks |
|
|
|
Y |
ipsilon |
wai |
|
y |
i |
j . ai . i |
j . i |
y |
Z |
zeta |
zed |
|
|
z |
z |
z |
ts |
七、各國語言都存在同音異義詞,為了區别它們,作為記錄語言的文字就必須作出各種特殊安排
辨義拼音漢文的特點是具有辨義字母,但有些人會認為這是畫蛇添足,因為遠在1965年5月,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對我的建議的回復信中就寫着:“在拼音字母後加辨義字母只會加重學習的負擔”,有的人認為,拼音文字應該是怎麽說就怎麽寫,但通過漢語拼音方案拼音讀物數十年的實踐証明,一個音只有一種寫法的讀物永遠不能成為可通行的文字。
任何一個民族的語言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同音異義詞,為了區别這些詞,作為記錄語言的文字就必須作出各種特殊的安排,當今世界上應用最廣的拼音文字英文和法文,就是通過同一個音用不同的字母和字母組合來表示的辦法來區别同音異義詞,例如:在法文中同一個[k]音可用k、qu、c、ch 四種形式來表示;同一個[f]音可用f 、ff、 ph 三種形式來表示;同一個[e]音可用e、é、er、ez、ed、es、ai 七種形式來表示;在英文中同一個[i]音可用y、ey、ie、e、ee、i、ea 七種形式來表示,象英文中的同音異義詞tea (茶)、tee (高爾夫球座)、ti (全音阶第七音)、Te (碲的化學符號)、-ty (詞尾表示性質、狀態)就是用这种办法在词形上加以区分的。
所以不管是英文或是法文,某个单词中的某个音不通过学习是无法确切地知道该用哪个字母或哪些字母组合来拼写的,所以在文化科学等都十分发达的美国和法国,仍然有一些人因为没有机会学习,或懒于学习而成为文盲或半文盲。
我創建的《辨義拼音漢文方案》保留了怎麽說就怎麽拼寫的原則,而且一個音只有一個固定的寫法,保持易寫、易讀的效果,再在拼音字母後加上不發音的辨義字母,使所有同音異義字都有了各不相同的字形,虽然這些辨義字母需要化精力去記憶,但因辨义字母的加用具有明顯的規律性,並與方塊漢字的偏旁與詞性相關,很容易記住,比起英文和法文中變化多端的拼讀規則來不知要省力多少倍。
方塊漢字是只要字形相同,那麽雖然各地讀音可以不一樣,但表示的意義都是相同的,很多人把這個現象稱為方塊漢字的特有優點,並認為方塊漢字因有這樣的優點,而不應實行拼音化。
其實這種認識只有在對别國文字缺乏了解的情况下才會產生,當你在學了幾種外國文字之後,就會發現在外國文字中,其實也存在同形同義而不同音的現象。
例如收音機這個詞,英文與法文均寫成radio,但英文讀成〔
來地歐〕,而法文卻讀成〔radjo拉地奥〕。
又如癌這個詞,英文與法文均寫成cancer,但英文讀成〔
看色〕,而法文卻讀成〔
看賽爾〕。
再如火車站這個詞英文與法文均寫成train
station但英文
讀成(
特
類 斯對生)而法文卻讀成〔
特含 斯打西翁〕。
英文與法文的不少單詞都是互相借用的,所以很多單詞寫法相同,但英文與法文各自有不同的拼讀規則,結果同樣的詞有了不同的讀音。
漢文實行拼音化後,對一些世界上廣泛共用的,用拉丁字母書寫的詞也可以照搬原詞形,但可以按照漢文的讀音規則來發音,這樣可避免一個外文單詞有多種譯名的情况,並且更有利於中文科技資料在世界範圍内的交流。
反對漢字實行拼音化改革的人,最重要的一個理由是:“方塊漢字能跨越各方言區以及時代的界限,各方言區的人雖講着不同的方言,但對同一篇用方塊漢字寫成的文章,都能理解成相同的意義,我們現代人也能看懂數千年前的古人寫的文章;而用拼音文字的歐洲則分裂成許多不同的國家,而且現代人根本無法看懂僅數百年前的人寫的文章。”因此說:“中國文字若實行拼音化,那麽中國即將分裂,若干年後的人將看不懂現在的人寫的文章。”發表以上這些言論的人都是因為只看到一些表面現象,而未去研究產生這些現象的根源。
各方言區的人能看懂同一篇文章,現代人能看懂古人的文章,並不是因為我們的漢語是用方塊漢字寫成的緣故。現在香港的網頁上,有些人喜歡用香港地區的專用字寫網頁,這些網頁香港本地人看了可能很親切,但外地人看了就不知道他寫的是什麽意思了。如果中國的各個省和各個城市都根據本地的方言創造出一些方塊字,並用來寫網頁,甚至用來印刷報紙、書籍和雜誌,那麽用這樣的方塊漢字寫成的網頁,用這樣的方塊漢字印刷的報紙、書籍和雜誌各方言區之間的人還能互相看懂吗?
各方言區的人能看懂同一篇文章,現代人能看懂古人的文章的真正原因:是秦始皇統一六國文字後,歷朝歷代的統治者都堅持了統一文字的政策。每個朝代在安定以後都會尊奉孔子,尊奉統一的文字,並以使用統一的文字為高雅,使用自造的文字為低俗,所以凡政府頒布的文告及書籍及民間流傳的主流書籍所使用的文字都是統一的,只有少數民間自編的讀物使用了一些根據本地方言創造的方塊漢字。從秦漢至今,真正在全國普遍通用的文字不超過一萬,最通用的字不過四五千而已。更多的字只出現在人名、地名及少數流傳於民間而夾雜着方言寫成的書籍中。所以現代人只要掌握着四五千,甚至只有二三千方塊漢字就能看懂全國各地的人寫的文章,甚至古人寫的文章。
假如新創造的拼音文字與原方塊漢字能 一 一 對應,並嚴格限制根據方言創造新的拼音文字,那麽這樣的拼音文字就能起着和方塊漢字相同的功效;還因為它是拼音的,就能使漢語的發音迅速走向統一;如果這個拼音文字是拉丁化的,那麽漢語還能隨着拼音漢文迅速走向世界。
有些人擔心,漢文實現拼音化後,文字會分裂,國家會隨之分裂,但這種擔心是多餘的。漢文實現拼音化並不是那一個人說了就可以决定的,而必須通過衆多方案的比較及試用,最後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選定最佳方案在全國推廣。因為拼音漢文必須依據標準漢語來拼寫,這個標準漢語大陸叫普通話,臺灣叫國語,在推廣依據標準漢語制定的拼音漢文時,國家不可能允許各地出臺以本地方言為依據的拼音文字,即使有人頂風要搞,也是不可能形成氣候的,所以文字絶不會分裂,國家也不可能分裂。
有人說中國方言衆多,因此不能用拼音文字,這些人的思維其實是顛倒了。正是因為方塊漢字不能準確表音,才會出現繁多的方言,如果普及了拼音漢文,中國的語言在接受過教育的人羣中很快就可以得到統一。在香港有不少中國人能講標準英語,在澳門有不少中國人能講標準葡语,作為一個中國人,學會以北方話為基礎的標準漢語當然就更容易了。方塊漢字實行拼音化的再一個障礙,是有的人會擔心漢文實行拼音化後,原來認得方塊漢字的人會成为新文字的文盲,而學了拼音文字而未學方塊漢字的人又會成為方塊漢字的文盲, 會影響中華悠久歷史文化遺產的繼承。但這個擔心是多餘的,緃觀世界上的文明古國,像埃及,也連續使用了數千年的象形文字,後來在希臘拼音文字的影響下走上了拼音化道路,由於拼音化的文字易學易用,所以世界上的許多民族都紛紛 創建了自己的拼音化文字,當今世界上影響較大、使用較廣的拼音化字母有希臘字母、拉丁字母和斯拉夫字母。我們採用的是世界上使用最廣的拉丁字母,由於拼音化的文字易學易用,而且拼音漢字與方塊漢字之間有着對應關係,並且保留了方塊漢字的構字和組詞原則,所以凡懂得方塊漢字的人,只要化上幾個月的業餘時間就可以完全掌握辨義拼音漢文。正像歷史上篆體漢字與隸體漢字及隸體漢字与楷體漢字曾長期并存一樣,拼音漢字與方塊漢字也可長期并存,在兩種文字的并存期,學了拼音化漢字的人確實仍需學方塊漢字,但由於拼音漢字與方塊漢字之間有着對應關係,學了拼音漢字再學方塊漢字會容易得多。當絶大部分人都只喜歡使用拼音漢字而不喜歡再用方塊漢字時,方塊漢字就可以慢慢成為歷史文物。
方塊漢字實行拼音化的另一個障礙,是有些人認為方塊漢字可作為藝術品,而拼音化的文字則不行。其實這也是一種誤解,事實上拉丁字母有數十種字體,有些字體確實也是很優美的,所不同的是國外没有用拼音文字書寫條幅作為藝術品來欣賞的習慣罷了。在漢文實行拼音化後,我們中國的書法家完全可以創造出具有中國風格的優美的拉丁文字體,並用它來寫條幅,這樣就同樣可以成為藝術品。
辨義拼音漢文中的辨義字母都含有固定的意義,而且有一定的規律性,所以很容易掌握。例如現代漢語中發ai這個音的常用方塊漢字有22個,相對應的辨義拼音漢字列表如下:
方塊漢字 |
辨義拼音漢字 |
辨義字母 |
創建辨義字母的依據 |
愛 爱 |
ai |
|
每一類音節中最常用的那個字不標辨義字母。 |
癌 |
aib |
b |
b是疒字 頭biv的聲母。 |
艾 |
aic |
c |
c是艹字 頭cao的聲声母。 |
鎄 锿 |
aij |
j |
j是金字旁jin的聲母。 |
唉 |
aik |
k |
k是口字旁kou 的聲母。 |
哎 |
aikc |
kc |
kc是口與艹兩個聲母的複合使用。 |
嗌 |
aikk |
kk |
kk是口與口兩個聲母的複合使用。 |
噯 嗳 |
aikl |
kl |
kl是口與力兩個聲母的複合使用,l是力li的聲母。 |
皚 皑 |
ail |
l |
l是力li的聲母,這裏泛指範圍廣,厚度深。 |
砹 |
aimc |
mc |
mc是名 詞mivci兩字聲母的結合。 |
嬡 嫒 |
ain |
n |
n是女字旁ny的聲母。 |
曖 暧 |
airz |
rz |
rz是日子rzi兩字聲母的結合,日子代日字旁。 |
挨 捱 |
aisb |
sb |
sb是手臂shoubi兩字聲母的結合,手臂代提手旁。 |
璦 瑷 |
aisg |
sg |
sg是王、玉 兩偏旁的辨義字母。 |
礙 碍 |
aist |
st |
st是石 頭shitou兩字聲母的結合,石頭代石字旁。 |
埃 |
ait |
t |
t是土字旁tu的聲母。 |
靄 霭 |
aits |
ts |
ts是天水tiishui兩字聲母的結合,雨是天上落下的水,故用ts代雨字旁。 |
隘 |
aitt |
tt |
tt是土與土兩個聲母的複合使用,阝土同辨義字母。 |
哀 |
aix |
x |
x是心xin的聲母,哀是心情的表現。 |
矮 |
aixc |
xc |
xc是形容词xivrovci中形 詞兩字聲母的結合。 |
呆 |
aixx |
xx |
xx是心偏旁的重復使用,呆是表示思維失常。 |
藹 蔼 |
aizt |
zt |
zt是言的辨義字母,藹通過言語表現出來。 |
辨義拼音漢文既保留了方塊漢字的優點,又吸收了拉丁文的優點,同時又摒棄了方塊漢字與拉丁文中的缺點,因此辨義拼音漢文是當今世界上最優秀而又最容易學習的文字,它具有下列三大優點:
(一)看到任何生詞都能立刻知道它的正確讀音。
辨義拼音漢文的每一個字母只有一個固定的讀音,因此看到任何生詞都不會讀錯,永遠不會出現像方塊漢字那樣常被一些人讀白字的現象。至於英文與法文,雖是拼音文字,但許多字母的讀音變化多端,特别是有些元音字母,因此讀音規則複雜,而且有很多例外,因此對一個未學過的英文或法文生詞,如不查詞典很可能也會讀錯。
(二)看到絶大部分生詞都能立刻知道它的大概意思。
在辨義拼音漢文中,每個字的辨義字母都是固定不變的,從而使每個字含有固定的意義,這就為構建新詞帶來莫大的方便,它能像方塊漢字那樣可以靈活構詞,而且能區别所有同音異義詞,並且使人們一看到從未見過的新詞也能知道它的大概意思。由於它不像英文與法文那樣靠在組成句子之單詞的詞尾中進行陰陽性、單複數,以及更繁瑣複雜的變格變位等詞尾變化來區别句子的意義,而是通過在句子中加用不同的單詞來體現名詞、代詞及形容詞的陰陽性與單複數的變化,以及動詞的語式與時態等的變化。因此學習辨義拼音漢文不但要比學習方塊漢字容易得多,而且也要比學習英文、法文等拼音化文字要容易得多。
(三)可作為電腦輸入碼
在《辨義拼音漢文方案》的基礎上創建了《辨義拼音漢字輸入法》因此辨義拼音漢字不但能作為一種可以通用的文字,同時也是一種易學易用的電腦輸入碼,輸入同一個辨義拼音漢字,既可以輸出簡體方塊漢字,也可以輸出繁體方塊漢字。
辨義拼音漢字作為電腦輸入碼,消除了其他拼音碼所共有的需在許多同音異義字中選字的麻煩,而達到了輸入一個特定的拼音碼就能打出一個特定方塊字的要求,從而可以大大提高拼音碼輸入的速度,使辨義拼音碼成為既好學又好用的輸入法,它不但速度快,而且重碼率低、可以盲打。辨義拼音漢字輸入法分初級、高級兩檔,當達到高級輸入水平時,常用字中的重碼率幾乎没有,當掌握一兩千個辨義拼音漢字時就可以試着盲打,它的輸入速度可以和以輸入速度快而聞名的五筆字形輸入法相比美,但學起來卻要容易得多。
辨義拼音初級輸入法對有《漢語拼音方案》或《注音字母》基礎的人很容易學會,至於要想達到高級輸入水平,當然得化一定的精力進行學習,所幸的是,這番學習可以一舉三得:一是掌握了辨義拼音的高級輸入法;二是學會了一種能在已掌握辨義拼音高級輸入法的人羣中間可以互相通用的辨義拼音漢字,人們可以用辨義拼音漢文寫電子郵件、發短消息、發傳真及網上聊天------- ;三是學會了標準的普通話。
《辨義拼音漢字輸入法》有逐步提示的設置,所以雖僅掌握初級輸入水平的人員,在日常的打字實踐中,只要留心各個字辨義字母的差别,就能自然而然地逐步成為高級輸入法的掌握者,也就是說,一個人只要經常用辨義拼音碼打字,他就能自然而然地掌握一種可以使用的辨義拼音漢字。
凡有簡體、繁體和異體區分的字,在辨義拼音碼中,同一個輸入碼都包含着這些字體,在簡體版裏,簡體字為首選,在繁體 版裏,繁體字為首選,非首選的字則用 / 標記。從而使原來不完全瞭解簡、繁兩種字體的人,在經常使用辨義拼音碼打字以後就能自然而然地逐步同時認識簡、繁兩種字體。現在大陸的年青一代不能完全看懂繁體的書、報及網頁,而港、澳、臺的同胞及海外僑胞則不能完全看懂簡體的書、報和網頁,這已嚴重地破壞着中華民族的凝聚力,但是只要普及我的《辨義拼音漢字輸入法》就能徹底扭轉這種局面,使閱讀能識繁體,書寫能用簡體可成為人人都具有的本領,這樣就既可以保持漢字簡化帶來的積極效果,又可以消除漢字簡化帶來的消極後果。
《辨義拼音漢字輸入法》還能成為學習方塊漢字的工具,當你對某個字或某個詞、某個成語只知其讀音而不知其寫法時,只要輸入相應的輸入碼,需要的字、詞和成語等就會出現在電腦的熒屏上。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辨義拼音漢文有易讀、易學、易記、易寫等優點,隨着《辨義拼音漢字輸入法》的普及,辨義拼音漢文也可被推廣,普通話必將隨之推廣,電腦也將能被人們輕易地使用。漢語走向世界的願望也就能迅速實現。